甘肅省貫徹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辦法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切實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要求,根據發展改革部門的工作職能,現制定以下實施辦法。
一、發展改革部門要全力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服務。
圍繞貫徹國務院《意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緊緊把握放手促進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個目標,積極樹立服務非公有制經濟就是服務發展的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處理好宏觀調控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努力發揮發展改革部門的職能作用,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有效服務,促進我省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二、加強規劃引導。
把鼓勵、引導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與有關專項規劃的重要內容,明確非公有制經濟在每個五年規劃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將非公有制經濟重大項目列入相關規劃。
三、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項目建設。
認真貫徹省政府關于投資項目核準、備案的相關政策措施,對非公有制企業在市場準入、投融資、稅收優惠、土地使用和產品出口等方面,實行與國有企業和外商企業平等的待遇。對于企業投資項目,除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進行核準外,其余項目一律改為備案制。需核準的項目只提交項目申請報告,不再經過批準建議書、可研報告的程序。備案實行分級管理,總投資在1億元及以上的項目和涉及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享受減免關稅優惠政策的項目,由省發展改革部門備案;總投資在1億元以下的項目,由各市州發展改革部門備案。備案項目只要求企業填報備案表。申請政府資金的項目在經過核準或備案后上報資金申請報告。
四、放寬市場準入,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
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以獨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公益事業、基礎設施和其他行業與領域。在城鎮供水、供熱、供氣、污水和垃圾處理等方面進行突破,允許非公有制經濟參與投資、建設與運營。對完成清產核資的供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城鎮基礎設施,向社會發布產權、經營權出讓信息,鼓勵非公有制企業投標受讓部分或全部產權和經營權;對擬建的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在進入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階段后,邀請有投資意向的非公有制企業代表參與項目的論證,在項目完成前期工作后,允許非公有制企業參加公開競標。
五、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進入基礎設施領域的產業引導力度。
定期向社會發布我省產業政策導向意見。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國家補助資金投向的城鎮基礎設施項目,今后在地方配套資金承諾函件中,有條件的應包括個體私營投資者出資承諾函。國家安排的補助資金作為資本金或以股權方式參與經營。
六、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
以貸款貼息為主要形式,支持從事農產品加工的非公有制企業更新改造設備,開發應用深加工和保鮮技術,進行質量控制和標準化建設,開拓農產品市場,搞好技術服務和人員培訓等。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農業基礎項目的建設和管理運營。
七、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加強政策指導,提供信息服務,對企業有優勢、有市場的好項目給予資金扶持,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做大做強。對已獲國家、省名牌產品稱號的產品,優先列入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計劃,享受現有各項政策優惠。
八、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建設經貿流通項目。
圍繞促進流通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積極培植非公有制現代流通企業,促進連鎖經營、電子商務、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改超市等項目和多種流通方式的發展,爭取國家資金的支持。鼓勵非公有制經濟按照我省加油(氣)站發展規劃,發展清潔能源。
九、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以增加就業、服務“三農”和發展新興服務業為重點,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在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信息服務、農業及農村服務業等領域的發展,在國家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使用上給予積極扶持。
十、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高技術產業。對非公有制企業申報高技術產業項目,在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的扶持上與國有企業同等對待。在申報國家高技術產業項目、爭取國家資金支持上也與國有企業同等對待。
十一、允許非公有制企業投資社會事業領域。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進入除義務教育之外的教育領域,鼓勵捐資辦學;按照區域衛生規劃,鼓勵非公有制企業投資創辦醫療機構,發展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興辦農村衛生醫療機構;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在國家法律、政策許可的范圍內以多種形式創辦、收購各種文化企業,建設經營體育場館;鼓勵非公有制企業開發旅游景點,建設經營旅游設施,開發旅游產品,創辦旅行社。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社會事業單位的改組改制。
十二、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產業園區,走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之路。入園企業平等享受園區優惠政策。
十三、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國外投資,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國外資源,開拓國外市場。
十四、在項目管理中,簡化項目辦理程序。對公有制、非公有制經濟一視同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提高項目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按照省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部署,進一步簡化審批類事項,規范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在網站和有關媒體及時公布項目審批、備案、核準等事項和辦理程序。
十五、發展改革部門要切實轉變作風,狠抓落實。要圍繞貫徹中央和省上關于政務公開的要求,全面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等行之有效的服務方式和制度,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快捷便利的通道。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對照已經出臺的政策和服務承諾逐項進行檢查,切實予以落實。要加強調查研究,掌握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要求和實際困難,為非公有制企業排憂解難。通過努力,把為非公有制經濟服務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