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在北京舉辦了由雙創促進工作委員會指導,由中國信聯主辦,國眾和鳳凰通訊社共同承辦,全國專業信用認證機構、信用評價機構、信用征信機構等協辦的“國家信用行業標準”啟動大會。
啟動儀式
會上,中國信用產業聯盟主席姚良,中央電視臺《幸福一家》欄目總導演董奇國,鳳凰通訊社社長孫遜等,分別在會上致辭。
鳳凰通訊社社長 孫遜
6月14日,是國務院頒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規定的“國家信用日”,召開這次誠信大會,就是想讓更多的人們了解“誠信”的真正涵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因為我國目前社會信用嚴重缺失,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勵不足,失信成本偏低;信用服務市場不發達,服務體系不成熟,服務行為不規范,服務機構公信力不足,信用信息主題權益保護機制缺失;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偏低,履行踐諾、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商業欺詐、制假售假、偷逃騙稅、虛報冒領、學術不端等現象屢禁不止。
所以2014年國務院已經頒發了到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它以法律、法規、標準和契約為依據,以健全覆蓋社會成員的信用記錄和信用基礎設施網絡為基礎,以信用信息合規應用和信用服務體系為支撐,以樹立誠信文化理念、弘揚誠信傳統美德為內在要求,以守信激勵和失信約束為獎懲機制,目的是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對增強社會成員誠信意識,營造優良信用環境,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促進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社會信用基礎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取得明顯的進步,市場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普遍提高和增強。
小到一個企業的成敗,大到一個國家的興衰,都離不開“誠信”二字,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兩會上曾指出:“未來中國事業的發展,必須講究誠信,我們要讓守信者一路綠燈,要讓失信者寸步難行!”這些失信者,一旦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企業大到開公司、做高管,小到坐飛機、坐高鐵都要受到限制,而且不僅自己遭罪,還會影響到自己所在單位的利益。
啟動儀式現場
懲戒的力度,由原來的一個部門在一個領域對失信當事人實施懲戒,現在變為由多個部門聯合,在多個領域對失信當事人共同實施懲戒,懲戒的對象既包括失信自然人,也包括失信的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負責人員,實際控制人等。
懲戒范圍包括:涉及金融機構審批、民商事交易安全、食品藥品經營安全生產、政府優惠性補貼、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法定代表人任職、工作人員招錄、文明單位考評、旅游、度假、限制出境及定罪處罰等30多個重點領域。
總之一句話,“誠信”將在未來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失信,將寸步難行,失信就意味著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