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用管理的工作流程的各階段由一系列單項任務組成,體現了對信用銷售業務流程全過程的信用風險控制和轉移,如下圖所示。

(1) 當業務部與客戶達成銷售意向之后,以賒銷方式交易的業務應轉到信用管理部門處理,信用管理部門負責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
(2) 信用管理部門將收集到的信用信息反饋給業務部,以確認是否與業務部門掌握的客戶情況一致。
(3) 在第2步進行的同時,信用管理部門利用掌握的信用信息資料對客戶的信用價值進行分析,以確定是否對客戶進行授信。
(4) 如果信用管理部門核準該客戶的信用申請,確定客戶的信用額度,賒銷合同就可以進入執行階段。
(5) 貨物發出后,信用管理部門要確認發貨單、發票等憑據,對單據寄出和送達客戶的時間做詳細登記與跟蹤。在到貨后,要求客戶出具書面確認文件,證明貨物已運達,并且符合要求,以保證客戶不會因單據問題或貨物質量問題而拖延或拒付貨款。
(6) 在信用期限內,信用管理部門要在適當的時候與客戶進行聯系,一方面提醒客戶按時付款,另一方面及時了解客戶的經營狀況。
(7) 信用期限過后,如果客戶沒有按時足額付款,信用管理部門應將該客戶和業務置于收賬流程之中。信用管理部門將利用各種可能的手段進行貨款的回收,包括內部催收和外部追討。
(8) 收到貨款之后,作為一項銷售業務已經結束了。但是,信用管理部門的工作并沒有結束。信用管理部門應對整個業務過程中取得有關客戶的信用信息整理歸檔,例如客戶付款習慣和拖欠的行為等。據此,一方面可以對現有客戶隨時做出信州審核;另一方面可以在現有客戶的基礎上找到良好客戶的特征,作為今后業務拓展的依據。
(9) 定期審查客戶,調整對客戶的授信額度。
說明:在信用管理工作流程中,客戶授信決策是技術性最強的部分,它集中體現了信用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技術水平(下圖簡單地表述了授信決策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