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質量信用國標說了算
《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劃分通則》11月起實施
國家標準委日前正式發布《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劃分通則》,該通則將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屆時,企業質量信用可分四等,各種行業或單位亂評“信用企業”的現象將被終止。
近年來,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頻發,市場上企業質量信用狀況參差不齊。據悉,國家標準委出臺《通則》,將從企業對待產品質量的主觀態度、能力、表現三方面進行考核,將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四等,每等又最多可細分為三級,例如A等可細分為AAA級、AA級和A級。
“我省還未建立產品質量信用查詢網。”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處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云南省質監系統主要依托國家質檢總局質量信用檔案對企業建檔,系統已生成企業信用級別。不過,因我省還未建立產品質量信用查詢網,且總局正在對系統進行升級,所以云南質監將在正式版啟用并全面更新企業質量檔案數據的基礎上,穩步推進企業質量信用監管。
提高企業、社會的質量意識,是當前實施監管的重點,也是難點。該工作人員說,《通則》是我國首次把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劃分通則正式列入到技術法規之中。《通則》的發布實施,將為質監、信用服務機構以及企業自身提供技術依據和指南,使各類機構對企業的質量信用進行評價或企業進行自評時能做到有標可依。
其實,昆明從2003年就開始實行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昆明市工商局企業登記處處長潘可明說,昆明2004年實行個體工商戶信用分類監管,2007年又實行了市場信用分類監管,企業按信用程度被分為A、B、C、D四級,通常剛注冊的企業都是A級,工商根據日常巡查工作將企業的信息錄入電腦系統,有違反法規的,系統自行扣分,扣足相應分數后,將自動降一等級。有重大違法的,可能一次性就降級到C,當降到D級時,企業營業執照將被吊銷,退出市場。目前昆明A級企業最多,C級也有一定數量,每年有不少企業被列為D級而被淘汰。
潘可明表示,信用分類監管實施以來,工商部門對于A類企業以幫助為主,企業有需求時,即可向負責的工商工作人員求助;而對失信的企業則加強監管,時刻注意其臺賬的建立、產品是否有假冒偽劣等。不過,一些重點、熱點行業,即使是A類信用等級的企業,工商也得時刻注意監管。信用分級監管不但對工商重點監管有幫助,對企業自身建立良好的信用也有幫助。“這套監管機制所反映的數據只對工商工作人員開放,不對外公布。”
記者 吳雙紅(都市時報)